你知不知道,我們?yōu)槭裁磿@樣喝茶
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你知不知道,我們?yōu)槭裁磿@樣喝茶

本期速覽

·團茶始宋朝,廢于明初

·六大茶類全面興起于明朝

·花茶窨制技術走向成熟

-正文-

01

鍋是宋徽宗背的

茶也是宋徽宗點的

歷朝歷代,對于茶的要求和品味都是自上而下的。唐宋延續(xù)千年的“貢茶”制度,將制茶工藝從開始簡單的生曬,逐漸推至宋朝復雜的“壓餅成團”,“團茶”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征,很長一段時間里受達官顯貴推崇。

宋徽宗在《大觀茶論》中有稱“本朝之興,歲修建溪之貢,龍團鳳餅,名冠天下?!睂堷P團茶極為贊美。

團茶形狀和現在的餅茶差不多,飲用方式不像如今主流的沖泡法,而是點茶法:將碾細的茶葉末投到茶碗之中,然后沖入沸水,再用茶筅在碗里攪拌。而專供皇家的龍團鳳餅,更是窮工極巧。北宋徽宗在位的時,不但要求茶餅模具的表飾以精細的龍鳳紋,而且必須跟著皇帝的心思變花樣,讓這位不世出的藝術皇帝來玩賞,有什么龍園勝雪、御苑玉芽、萬壽龍芽等等,對制作工藝和茶葉原料更是挑剔至極,宋徽宗樂此不疲,也就更沒有精力來管國家大事了。南宋作為北宋后繼者,顯然沒有從“靖康恥”的教訓中看到這些,喝起茶來比北宋更加奢靡成風,其中最最過分的是南宋的“銀芽水線”。

我們知道,采茶大多是取尖端嫩芽,采摘多了就成了便宜的次品?!般y芽水線”是把未展開的芽用手剝開,把它硬分為兩片葉和一根芽。此時的芽已經細如發(fā)絲,也沒了顏色,只是一根白白的細線,美其名曰“銀芽水線”。這種茶需要幾千畝的茶園才能產一斤成茶,費時費工費茶,極為浪費。這種不務正業(yè)的講究,看在出身貧寒的朱元璋眼里,非常非常礙眼。

02

明朝茶事第一人

只準世代喝散茶

洪武二十四年,朱元璋下旨“罷造龍團,惟采芽茶以進”,意思是不要再進貢團茶,只進貢芽茶。與此同時,他還撤除了北苑貢茶苑,亦不再設皇家茶園。以其一貫的鐵腕作風,“廢團”自然也是說不讓做就絕不能做,而且整個明朝兩百多年都不能做。團茶廢了的同時“點茶法”也跟著團茶一起沒了。這里科普一下,中國說的“藝”、“法”,日本說的“道”,其實都是同本同源。“點茶法”就是大家現在在日本看到的“抹茶道”的原型,這是點茶(抹茶)在中國不復存在的直接原因。

從此以后,團茶、餅茶幾乎在中華大地上絕跡,只有云南等當時山高皇帝遠的地方保留了制作普洱茶餅的風俗。與此同時,曾經民間流行的散茶開始大行其道,登堂入殿。隨著茶葉新政的推行,之前只重工藝不重品種的茶葉采制方式也開始革新,炒青綠茶粉墨登場,還陸續(xù)催生出紅茶、烏龍茶等六大茶類品種,同時花茶窨制方法也有很大的發(fā)展,出現“茶引花香,以益茶味”的制法。具體在朱元璋十七子-寧獻王朱權所著《茶譜》的“茶諸法”中對花茶窨制技術有比較詳細的記載。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對花茶的窨法,原料選擇、取花量、窨次、焙干等原始的窨茶法,開始逐漸走向成熟,這時的花茶才稱的上是真正的花茶。

03

由簡而繁至化繁歸簡

是科學更是回歸

“茶”不再是上層人士的專利,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飲茶之風。飲茶方式的改變同時也帶來了茶具的變化,胎薄素凈的白瓷、古樸沉穩(wěn)的紫砂開始流行起來,飲茶開始追求本真自然的“茶之味”。在沸水的沖泡下,完整的芽茶逐漸舒展開來,嗅覺與味蕾瞬間被四溢的茗香所裹挾,給人以最純樸自然的美之享受。所謂世間萬物,化繁為簡,大巧不工。飲茶也是如此,擺脫了繁雜工藝的芽茶,反倒回歸了自然與本真。

朱元璋“廢團興散”對現代中國的茶業(yè)和茶文化來說,是一次真正的變革。茶道技法,一改千年來的奢華富麗,開始趨于自然簡約,走上返璞歸真之路。改貢散葉茶后,民間蔚然成風,將煎煮法改為隨沖泡隨飲用的沖泡法。這是飲茶方法上的一次革新,從此改變了我國千古相沿成習的飲茶法,這種沖泡法對當時茶葉加工技術的進步,如改進蒸青技術、產生炒青技術等,以及對六大茶類和花茶的興起和發(fā)展,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。

來源:天府龍芽

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